孩子考试了,如何缓解家庭焦虑?
考试即将来临,家有考生的家长或许会产生紧张、焦虑等情绪。那么,家长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呢?我们有几条建议跟大家分享:
一、调整认知,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孩子
1、合理期望
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发挥出色,考上理想的大学,将来有一份好工作,过上好日子。这种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,有不同的个性特点、不同的兴趣爱好、不同的学习基础、不同的发展方向。所以家长要在尊重孩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和期望。心理学研究表明:合理的期望会成为一个人发展的动力,而过高的期望会成为沉重的压力。希望紫溪的每个孩子和家长都能动力满满,轻松上阵!
2、正确看待对待考试
孩子们经历了多次考试,分数的起起伏伏可能会让孩子和家长的心情随之起落。家长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并安抚孩子,进一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结果,学会正确归因,明晰知识的掌握情况,有的放矢地进行后续学习,从而不断成长、不断进步。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,不能把它当成一蹴而就的一锤子买卖,更不能以高分、名校论英雄。 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备考,孩子在备考过程中尽力而为,也对结果抱有一颗平常心,这样方能全力以赴。
二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

临考时期,家长也比较容易焦虑,而情绪是会感染的,家长的焦虑可能会让孩子的压力更大。所以,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。
首先,家长不要把焦虑写在脸上,传递给孩子。即使自己难免焦虑着急,也要内紧外松,稳住阵脚。如果过于焦虑,可以找朋友或求助心理热线电话等支持系统来调节自己的状态。只有家长状态良好、情绪稳定,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。
其次,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焦虑和紧张,学会转移注意力,缓解自己的焦虑,而不要把目光都聚焦在孩子的考试上。家长可以参与一些舒缓压力的活动,比如运动、听音乐、冥想、烹饪等。
另外,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要顺其自然,不过度关注。不要总是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备考情况;不要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对比,给孩子强加榜样;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,而是先听听孩子的想法,尊重孩子的意见。
三、营造愉快宽松的家庭氛围,实现良性亲子互动

1、各司其职,家长要做好“后勤部长”和“甩手掌柜”
家庭成员要相互支持,做好后勤保障,为孩子提供均衡充足的营养。但是,家长有所为,也应有所不为,在恰当的场合做“甩手掌柜”。孩子专心学习时,家长不要频繁地给孩子送牛奶、水果,不要打乱孩子的学习计划,不要干涉过多,把学习的安排交给孩子自己和学校。
2、创造安静和谐的家庭环境,做好孩子的“心理按摩师”
安静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心平气和、情绪稳定地复习备考。家长要理解孩子学习的压力,宽容孩子的失利,鼓舞孩子的斗志,做好孩子的“心理按摩师”,在家庭中保持轻松、自由的氛围,并努力用平静、快乐的情绪来感染孩子。考前尽量保持家里气氛轻松如常,该干什么就干什么,没必要让孩子觉得所有人都小心翼翼,但也要尽量摆脱外界干扰。
3、正确与孩子沟通互动
考试是孩子要经历的一次重要挑战,学习也是孩子的事情。比起家长,孩子更了解自己的情况,对考试和学习的体验也更深刻。所以,考前家长要适度地“冷淡”有关考试和学习的话题,少说“你复习得怎么样了”、“你有没有把握考上某某学校”、“最近成绩怎么波动了,想想原因”之类的话。家长可以找些比较轻松的话题去谈,多表扬鼓励孩子,多倾听,多疏导,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,这样有助于孩子放松心情。
四、关注孩子状态,帮助孩子学会放松

1、陪伴孩子适当运动,放松心情
每天的课余时间里,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运动,比如打羽毛球、散步、跳绳等。运动会让身体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和内啡肽,这两种物质具有镇定神经和让人愉悦的功能。
另外,听轻音乐、腹式呼吸法、正念冥想等方法对于放松情绪、缓解考试焦虑也有较好的作用,如果有条件,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体验。
2、关注孩子状态,及时求助
心理学研究表明:适度的紧张焦虑可以帮助维持兴奋状态,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,但是过度焦虑就会适得其反。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,及时加以疏导、调节。如果遇到亲子沟通不良、孩子很难自我调节情绪状态等情况,可以及时跟孩子的班主任、心理老师联系,家校一体,共同解决问题。
各位家长,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良性的亲子关系,会让孩子感觉到:无论结果如何,家人永远和他们在一起,家是自己最温暖的港湾。这种感觉会让孩子有勇气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,和孩子一起采撷人生的美丽果实!
治愈焦虑的瞬间















楚雄紫溪中学政教处
2024年1月